志愿填報,最終要落腳到分數上。分數不夠,即使意愿再強烈也不可能被錄取。只有選擇了錄取分數與自己成績相匹配的大學和專業,才有讓自己的夢想落地開花的可能。那么,在專業選擇中,專業的錄取分數是如何確定的,哪些分數更具有參考價值?且聽分析——
錄取分數,不由學校劃定
錄取分數是如何產生的,是考生最關心卻最容易誤解的部分。許多考生認為既然投檔后由高校決定是否錄取,那么專業錄取分數肯定也是由學校劃定的。
但事實是,專業錄取分數既不是學校預先劃定的,也不是按照誰的意見劃定的。它的產生是依據以下客觀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是專業招生計劃數,二是專業報考人數,三是報考該專業考生的成績。在專業錄取過程中,根據該專業的招生計劃數和報考該專業考生的成績按學校事先制訂的分專業錄取原則依序錄取,最后一名進檔該專業的考生成績即為該專業最低錄取分數。
一般來說,某專業招生計劃數越多,報考人數越少、報考考生成績越低,專業錄取分數線就越低。三個因素中,除了專業的招生計劃數是事先確定的之外,其余兩個因素都無法事先準確預測。因此,在未錄取結束前,誰也無法得知專業的錄取分數。
分數的高低與專業實力不直接對等
根據上一個問題對專業錄取分數產生的解釋,就很好地說明了專業錄取分數的高低只反映了考生專業報考熱度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一所大學在某專業上實力的強弱。造成專業報考熱度不同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包括專業的師資力量、科研水平、學術影響力、社會對專業的需求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例如有的專業師資力量、學術科研水平都不錯,但由于社會需求趨于飽和,近些年就業現狀不理想,可能會導致考生缺乏報考興趣而收分不太高;而有的專業其他方面都一般,但由于是新興專業,社會需求旺盛,反而受到家長和考生的追捧,成了“熱門專業”從而錄取分見漲。就四川大學這樣的綜合性高水平大學而言,學校的整體學科實力都比較強,同時在各個學科領域也有學科實力拔尖乃至全國遙遙領先的專業,但錄取分數不一定就很高。
此外,一所大學某個專業實力的形成,一般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在發展中不斷深入研究領域、不斷注入優先師資等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實力的建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專業的錄取分數卻是每年都有所變化,有可能前一年高,而下一年低。因此也無法憑一年錄取分數的高低去判斷專業實力。
因此我們建議考生在報考專業時不要用專業錄取分數的高低去判斷專業實力雄厚與否,不要認為只有錄取分數高的專業才是好專業,錄取分數稍低的專業就要差一些,而是要深入地從辦學歷史、專業師資、是否為重點學科等方面去了解專業的實力。
專業選擇,分數應讓位于興趣
當下很多高分考生認為一定要選擇與自己考分相匹配的專業,否則高分就浪費了,其實這是個誤區,很多考生和家長都陷入了這個誤區。這個所謂“浪費”與否,應該是相對自身有利而言來說的。假如某高分考生只是一味盲目地填報與自己考分匹配的熱門專業,而不考慮是否符合自身特質及未來的發展,那么很有可能到頭來會因對所學專業不喜歡或不適合而后悔不已,這反而對自己不利。所以高分考生更應充分利用自己在選擇專業時自由度較大的優勢,客觀分析自身性格、興趣及優勢特長,結合自己將來的就業發展、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其實不僅是高分考生,所有的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都不要讓分數成為唯一的標準,而是應該在充分分析自己和專業的基礎上,以興趣特長來定位,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同時,了解專業的內涵,分析其是否為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因為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比如四川大學的生物工程專業偏重于生物方面的工程應用,例如生物膜、生物制藥等,而不是生物理論方面的研究,因此它是安排在學校的化學工程學院,而不是生命科學學院;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似,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考生在了解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例如該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什么,是否屬于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將來就業前景如何,這樣能避免造成實際所學專業與理想專業之間的落差。
在對自己興趣特長和專業了解的前提下,再具體對比是否達到目標高校自己感興趣專業的錄取分數。如果考生以優選大學為前提的話,建議服從專業調劑,以增加一次機會;如果考生以優選專業為前提的話,則要適當降低對院校的要求。
以分定位要謹慎
當了解了專業錄取分數是如何產生的,分數與專業實力之間的關系和在專業選擇時不要盲信分數而忽視對自我、專業的分析后,具體如何運用錄取分數來指導自己選擇、確定專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其一,錄取平均分參考價值較大。歷年,在高考志愿填報前,各高校會將前一年學校和分省(區、市)專業錄取分數進行公布,是考生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因素。在專業錄取分數統計中,一般會統計專業錄取最高分、專業錄取最低分和專業錄取平均分??陀^來講三個分數都有參考價值,我們在分析數據時,應將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結合使用,并特別重視平均分的意義。平均分是指所有被錄取考生的平均分數,是當年進入高??忌骄降捏w現。比較近幾年的平均分,如果考生都能夠處于這個分數范圍,那該考生被錄取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梢哉f,用平均分能更大程度的避免“大小年”的影響。
其二,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利用近幾年某大學專業錄取分數時,不要光看數值,而要把數值轉換為分差。每一年,根據考生所在省(區、市)考生人數、招生計劃總數和考生成績的分布,各批次的省控線會上浮或下降,比如前一年理科一本線是550分,后一年可能是520分。那么高校前一年錄取的數值肯定隨著省控線的變化也會發生變化。一般而言,一所高?;蚰硨I在某省的錄取有一定的穩定性,只要把數值轉化為分差,其判斷依據更具有參加價值。比如四川大學在四川省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專業2009年錄取平均分為615分,2011年為642分,數值相差27分,轉換為分差(專業錄取平均分-省控線) 后,2009年為117分,2011年為123分,差距減小。因此,用分差來判斷更具有參考價值。
其三,最好多對比幾年的錄取數據進行分析。正如以上列舉的數據,考生可以發現每所高校的招生專業每年的錄取分數會有所波動,但除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專業一直是四川大學的品牌、優勢專業,高分考生報考熱情高而歷年錄取分數都較高的情況外,還有一些高校的某些專業近兩年會出現錄取分數波動比較大的情況,這時考生首先應認真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目標專業錄取分數波動大,是縮減招生計劃數,還是前一年錄取分數過高……在分析的基礎上,考生還應多搜集該專業 3~5年內的錄取分數、報考考生人數等數據。
其四,注意避開分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導致被專業退檔的原因。在專業錄取中,有可能明明考生的分數超過了某些專業的最低錄取分,但卻未被這些專業錄取,原因何在?造成超過某專業最低錄取分而未被錄取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四種情況。第一可能是分專業錄取原則導致考生排序靠后而失去分數優勢未被錄取。第二可能是加分考生減去加分參加分專業錄取而失去分數優勢未被錄取。第三可能是考生專業志愿填報過少,又不服從專業調劑,考生雖然超過某專業的最低錄取分,但并未填報此類專業,且其所填報專業均已錄取滿額,不服從專業調劑,錄取系統自動將其退檔。在此要提醒考生,如果考生填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一般會根據其志愿盡量調劑到相近專業,即使最后錄取到考生不感興趣的專業,很多高校都會有換專業的政策。四川大學在新生入學一年后符合相應條件學生可申請轉專業,同時鼓勵學生選修第二專業等。所以在專業選擇時,不妨給自己更大的空間,以進入理想的大學為主。第四可能是考生未達到專業錄取的其他特殊條件,比如體檢、語種、單科成績、加試等而未被錄取。
總之,在專業選擇中,往年的錄取分數具有最后的“定位”“把關”作用,是讓考生判斷自己是否有被目標專業錄取的可能,但一定不能讓錄取分數成為專業選擇的唯一參考標準。用好專業錄取分數,將會增大被錄取的幾率。所以考生在專業選擇時,一定要重視對近幾年錄取分數的分析。最后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搜集專業錄取分數時,最權威的途徑是高校的招生網站,其次是各省(區、市)發布的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