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中觀經濟學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實驗室”“醫學哲學與人文實踐協同創新重點實驗室”等三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中山大學舉辦。廣東省原副省長、“中觀經濟學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實驗室”顧問陳云賢教授出席揭牌儀式。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張知干出席揭牌儀式并分別致辭。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余敏斌,副校長李善民、蘭平和省社科聯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李翰敏等出席儀式。中山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程曉主持儀式。
哲學社會科學也能有實驗室?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研究什么?它們的運行機制和戰略定位與理工實驗室有什么區別嗎?新揭牌的三大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或許能解答你的疑問!
為什么要建“新文科”實驗室
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發布《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重點支持建設一批文科實驗室,促進研究方法創新和學科交叉融合。在此背景下,“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中觀經濟學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實驗室”“醫學哲學與人文實踐協同創新重點實驗室”三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在中大應運而生!
三大“新文科”實驗室是什么樣的
一、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
“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整合了中山大學人類學、旅游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學、哲學、歷史學、金融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科研力量,將圍繞人與社會、人與文化、人與經濟、人與自然四大重點領域開展協同創新。實驗室依托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建設,打造多學科交叉,多角度研究,推行產、教、研融合,多方共建的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建設新模式,努力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集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決策咨詢、社會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創新研究平臺。
二、中觀經濟學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實驗室
“中觀經濟學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建設,以中觀經濟學作為理論支撐,與國家新文科建設要求高度契合,聚焦新時代經濟學人才培養。該實驗室將結合數字經濟等新興技術形式,構建支撐中山大學中觀經濟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實驗網絡,建設培養科學研究人才與專業技能人才相結合的經濟實驗教學平臺,加強學校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服務于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
三、醫學哲學與人文實踐協同創新重點實驗室
“醫學哲學與人文實踐協同創新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山大學哲學系建設,以醫學哲學這一跨學科前沿領域為切入點,充分發揮中山大學文科與醫科傳統優勢,旨在面向人類未來發展的重大衛生健康議題,發揮運用哲學社會科學思想資源和引領作用,為“新文科”背景下扎根當代中國實際、響應時代需求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新思路,為人文基礎學科支撐“新醫科”的建設實踐提供新路徑。
對于“新文科”實驗室有哪些期許
陳春聲書記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希望新創設的三個重點實驗室把握歷史機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立足當代中國正在經歷的社會變革和創新實踐,矢志不渝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
1.要發揮中山大學地處改革開放發展前沿大灣區辦學的區位優勢,聚焦“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聚焦學術前沿。
2.要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凝練主攻方向,開展前瞻性的學術理論與應用對策研究。
3.學校各職能部門及學院要把握實驗室建設契機,聚焦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把研究做在祖國大地上!
張知干書記表示,廣東社科界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切的重大戰略問題,在全國率先創建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期待中山大學三個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學者們勇毅前行、奮勇爭先,在新征程上助推中山大學書寫全面邁向世界一流的壯美畫卷。
1.要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明確攻關重點,確保有的放矢。
2.要牢固確立創新核心地位,堅持用創新引領學術發展根本道路。
3.要主動搶占相關話語權,奮力把重點實驗室打造成為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和堅固橋頭堡。
了解了這三個“新文科”實驗室后,你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印象是否被大大刷新了?三大“新文科”重點實驗室的建立恰是創新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積極引領學術發展的充分體現!